当地时间6月4日,截至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为1164.370美元股票在哪里加杠杆,涨幅达到1.25%,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为2.86万亿美元。
很多时候,电视剧出于“吸睛”的需要,总是会在现实的基础上,对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美化或丑化,甚至有的还会直接脱离现实,编造出新的故事。
比如,在电视剧《亮剑》里,楚云飞所带领的晋绥军358团就给人们留下了“相当厉害”的形象。然而,在现实里,晋绥军却远远没有这样的实力,反而因为很难招到士兵而出现一个军只有万把人的情况。
晋绥军是国军各路地方军中的一支,其前身是清末的山西新军。后来在阎锡山掌握山西大权后,他所率领的部队对外就被称作了“晋军”,而等到他的势力从山西拓展到绥远后,这支军队在称呼上,也就从“晋军”变为了“晋绥军”。
但事实上,后来绥军被傅作义掌控,从晋绥军中分了出去,开始自成一系。因此后来再称阎锡山的部队是“晋绥军”就已经名不符其实了,只是出于习惯,很多人都没有改口而已。
因为很难招到士兵,晋绥军一个军只有万把人,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单兵也就分配有了300发子弹,然而这并没有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其中的具体情况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难以招募士兵
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所率领的晋绥军也在抵抗日本的侵略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可惜的是,因为武器装备上与日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最初的时候,尽管他有心应战,但几次大战下来,他不但没能取得多少的成果,反而因此让军队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阎锡山已经打出了自己的所有底牌,但哪怕是如此,他也接连损兵折将,并且最终丢失了自己的地盘。
想要与日军再战,阎锡山就必须火速招募新的士兵,恢复并壮大自己的势力。然而,因为本身自己掌控的地盘太少,他可以面向的招揽士兵的区域也很小,基本没能有明显的扩充。
再加上当时因为是战乱的时期,参军又危险又没有军饷,老百姓也没有当兵的愿望,所以招揽士兵的工作一直处在停滞的状态。这也使得晋绥军空有番号,但却一直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
最困难的时候,阎锡山手下一个军甚至只有三四千人,一个团也连一千五百人都不到。这显然使晋绥军失去了对日军对抗的底气和实力。
虚报军队编制
在日军向晋绥军所在地发起猛烈进攻的时候,阎锡山尽管因为军队牺牲惨重、且一直得不到新的士兵补充而实力大幅下降,却也没有屈服于日军的想法。
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他只能想方设法提高单个士兵作战的能力。而在已经站上战场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的,也只有拥有更多武器或者拥有更为先进的武器这两种方法。
这两种办法中,显然拥有先进的武器对取得战争的胜利更有帮助。然而,尽管当时国民党军队能够取得英美的一部分外援武器,但能够被分配给晋绥军的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阎锡山更倾向的就是获得更多的武器,这样也方便他继续招兵买马。
而在最早向蒋介石汇报军队编制的时候,阎锡山就已经留了一个心眼。虽然相较其他将领管辖的军队,他的每一个军、师、团在人数上都有很大的空缺,但在实际不到四千人的情况下,他也敢于把数量说到上万人之多。
蒋介石忙于指挥各地的战斗,自然无心派人去仔细调查,因此在调派武器的时候,他是按照阎锡山所说的数量去安排的。这也使得阎锡山的晋绥军有了远超真实人数的武器设备。
在抗日战争中,晋绥军的主力部队,主要是23军和83军。然而,说是一个军,但实际上他们却在兵力上却只相当于一个营,能够有和日军一战并且取得胜利的能力,是因为阎锡山单独为他们配备了炮兵团,以此实现协同作战。这也要归功于有充足的炮火。
士气不足
尽管前期有蒋介石的支持,晋绥军在武器装备上没有出现多少问题,但因为每个军的人数都要远远少于正常的编制,阎锡山和晋绥军在面对日本军队的时候,也总是呈现出士气不足的姿态。
而为了能够尽可能实现作战胜利,阎锡山还想方设法设置了省防军,以潜伏到敌军后方进行骚扰作战的方式,减轻晋绥军在正面战场的压力。
而在前线战士接连牺牲,又没能有充足补充的情况下,一些负伤的老兵和负责后勤工作的护士们也会在分别接受治疗和训练之后,作为第二梯队的“后勤军队”,加入到战斗中。
然而,本身中日之间在武器装备上就存在很大的差距,面对日军的狂轰乱炸,哪怕是五个军也很难有对抗之力,更不用说是明显“缺斤少两”、又不得不把后勤人员推向前线的晋绥军了。因此,在很长时期里,阎锡山的晋绥军在大多时候都是以战败告终的。
眼看着自己接连战败,日军也在逐渐吞噬一座座城市,在与蒋介石失和的情况下,阎锡山最终带着晋绥军投靠了日本,并以此得到日军军火的支持。
但就算是投靠了日本,晋绥军“兵力太少”的问题也依旧存在,所以晋绥军在只能采用步兵作战的情况下,也很难配合日本人剿灭八路军和游击队的行动。
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阎锡山开始命令晋绥军的战士们到处抓壮丁,以此来补充后勤补给,并开始进攻八路军根据地。
然而,在与八路军战斗的过程中,晋绥军也没有丝毫的优势,特别是当他们打了败战之后,日军就会把原先给予他们的粮食没收回去,再次提供的武装装备也会更差。
这样一来,晋绥军因为补给跟不上,士气上也就更加低落,以至于后来就连部队的军官,都很难指挥士兵们进行战斗了。
在这一方面有深刻感知的时候,是在国共内战的时候。当时解放军在和老对手晋绥军作战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大部分的晋绥军士兵都已经无心恋战,不少重要的地方连开战的都没有,就被他们全部让给了解放军。
而解放军在观察从晋绥军中抓到的士兵俘虏的时候,也发现他们基本面黄肌瘦,应该是饿上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是每次取得战争胜利,清剿敌军物资的时候,解放军总能从晋绥军的后勤补给军队中发现非常多的武器弹药,甚至每抓到一个俘虏,就能从他们身上得到300多发子弹。
如果这些子弹放在一个解放军士兵身上,他就能发挥出远比在晋绥军士兵身上更大的价值,而解放军解放中国的速度,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不得不说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遗憾。
小结:
阎锡山曾有过以少胜多的战绩,那时还是在中原大战上。然而,那个时候,他面对的对手是蒋介石,双方在武器装备上没有太大的差距。
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有着更先进武器的日本军队的时候,在战力上严重不足的阎锡山就完全没有了抵抗的能力,以至于后来他不得不为保全自己,而向日本投降。
但这显然是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举动,因此晋绥军的士兵们哪怕拥有300多发子弹股票在哪里加杠杆,也没能再振作士气。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也没有与解放军一战的能力。
士兵蒋介石日军阎锡山晋绥军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