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50倍 安顺控股暌违A股两年缘何饮恨而归 2025年春节后首例IPO终止出炉

全国前三配资平台_配资平台网址_配资官方app
栏目分类
全国前三配资平台_配资平台网址_配资官方app
全国前三配资平台
配资平台网址
配资官方app
你的位置:全国前三配资平台_配资平台网址_配资官方app > 配资官方app > 杠杆50倍 安顺控股暌违A股两年缘何饮恨而归 2025年春节后首例IPO终止出炉
杠杆50倍 安顺控股暌违A股两年缘何饮恨而归 2025年春节后首例IPO终止出炉
发布日期:2025-02-17 01:53    点击次数:143

杠杆50倍 安顺控股暌违A股两年缘何饮恨而归 2025年春节后首例IPO终止出炉

导读:日前,深交所最新出炉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就专门公布了几起关于主板定位的典型审核案例。和深交所对主板上市企业审核相似的上交所,其对拟主板上市的审核标准自然也标准统一杠杆50倍,从深交所公布的这几桩主板定位审核典型案例中,也同样能看到安顺控股IPO失败的影子。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何卓蔚@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在正式提交沪市主板IPO申请两年多时间后,在2025年开春伊始之际,安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顺控股”)还是不得不叫停了其筹谋多时的上市计划。

日前,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介于安顺控股及其此次IPO的保荐机构东海证券先后向监管层递交了撤回上市材料的申请,根据相关规定,遂决定终止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这也使得安顺控股成为了2025年农历春节之后被叫停IPO的首例。

该来的总会来的。

安顺控股IPO的失利,似乎早已有迹可循。

自2022年底,安顺控股向证监会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后,到2023年2月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改革落地,其与上百家“核准制”下申报上市的存量企业一道平移至上交所继续接受上市审核后,安顺控股IPO的推进就称不上顺利。

在2023年7月初,完成上交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回复后,除了在同年9月进一步更新补充了相关财务数据外,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安顺控股IPO的审核几乎陷入了停滞期。直到2025年2月初被正式叫停,安顺控股大的上市进程便再未前进一步。

让外界对安顺控股上市的命运更为关注的是,一个月前的2024年12月27日,早已通过上交所审核并进入到注册环节的浙江浙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能燃气”)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突然被宣布终止注册,这无疑为安顺控股的上市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毕竟,安顺控股与浙能燃气主营业务相同,且二者皆同样在同期选择申报的皆是上交所主板,但就股东背景与经营实力等基本面,安顺控股都是难以与浙能燃气抗衡。

浙能燃气上市失败在前,作为彼时沪深两市最后一家隶属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企业,安顺控股IPO的终止恐怕就已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和浙能燃气类似,安顺控股是一家长期专注于清洁能源供应领域的专业化城市燃气综合运营服务商,主要从事天然气销售和天然气设施设备安装服务。

根据安顺控股此次IPO的计划,其欲通过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新股以募集6.49亿资金投向“溧阳市城镇燃气高压管网二期项目”、“溧阳市美丽乡村天然气利用项目一期”等两大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与由浙江省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浙能燃气不同,安顺控股为一家实打实的民营燃气公司。

自然人邵良家族持股的安顺集团为安顺控股第一大股东,其以此次IPO发行前72.86%的持股比例,坐稳安顺控股的控股股东之席。

安顺集团由邵良、郝国珍、邵顺、邵凯等四人出资设立,其中邵良与郝国珍系夫妻关系,邵顺、邵凯均系邵良与郝国珍之子,同样,上述四人亦被认定为安顺控股的实际控制人。

2018年,在安顺集团将旗下的天然气业务剥离成立安顺控股后的几年时间中,安顺控股一直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

直到2022年11月,也即是安顺控股提交此次IPO申报的一个月前,才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安顺控股引入了国资背景的溧阳市政府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溧阳市人民政府通过溧阳安顺实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安顺投资”)持有了安顺控股此次IPO前的9.71%的股份,为安顺控股的第二大股东。

从经营业绩上看,在过去几年中,安顺控股虽然也实现了扣非净利润持续过亿的突破,也算是满足了主板上市的最基本的业绩要求,但是与浙能燃气相比,二者显然不在一个量级上。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安顺控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71亿元、15.15亿元、19.41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 1.37亿元、1.47亿元和1.18亿元。

而浙能燃气同样在2020年至2022年中,营业收入则分别达到了34.73亿、51.02亿和72.69亿,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21亿、3.55亿和2.79亿。

浙能燃气与安顺控股两相对比,两家同样申报竞争A股沪市主板上市的企业,从主板大蓝筹的定位出发,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显然,浙能燃气才更是能体现“行业代表性”的规模较大的企业。

早前,在浙能燃气IPO宣布终止之时,曾有接近于浙能燃气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经透露称,浙能燃气上市的终止是出于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而作出的决定。

那么和浙能燃气一样同处于相似市场环境和相同监管政策之下的安顺控股,其上市失败便几乎成为了必然。

“对涉及水、电、燃气及供热系统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些涉及到公共服务行业的企业的资本化,监管层一直都较为关注,尤其是近一年多来,更为审慎。”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机构负责人士告诉叩叩财经,在注册制实施的这几年中,迄今为止,在注册制下,仅有一家涉及到涉及水、电、燃气及供热系统的生产和供应的企业成功挂牌上市,为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初期的陕能股份,此后申报IPO的相关企业,除了少数一两家大型集团还在等待最终的上市结果,其余的都已经几乎“全军覆没”。

“除了行业的审慎外,安顺控股自身也的确较难符合主板‘大蓝筹’定位的标准。”上述投行机构负责人补充道,自2024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出炉后,在进一步明确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的方针后,主板、创业板等板块的上市标准也进一步提升,主板“大蓝筹”定位更进一步被严格明晰。

日前,深交所最新出炉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就专门公布了几起关于主板定位的典型审核案例。

和深交所对主板上市企业审核相似的上交所,其对拟主板上市的审核标准自然也标准统一,从深交所公布的这几桩主板定位审核典型案例中,也同样能看到安顺控股IPO失败的影子。

1)名不符实的主板“大蓝筹”定位

深交所在最新《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公布了这样一起与安顺控股情况颇为类似的关于申报主板定位的典型案例。

深交所表示,某主板申报企业 D 公司为天然气销售企业,业务开展需获得特许经营权,经营集中在特许经营权规定的区域范围内。该拟IPO企业市场占有率在当地排名第二,但管网覆盖面、员工数量等经营规模指标在全国排名不靠前,销售量占我国当期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比重不足 0.03%,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结合上述因素,最终该拟IPO企业经过审慎评估后撤回主板首发上市申请。

2024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主板突出行业代表性”。同年4月,深交所所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进一步明确主板定位的评估维度。

深交所在对上述案例解析时指出,实务中,发行人和保荐人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结合自身情况,审慎评估主板定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把握:

一是对于主营业务区域性特征较强、业务拓展难度较大且市场空间有限、经营规模在行业中不具备优势地位的企业,应当审慎评估主板定位。

如上述案例中的D企业,其自身经营规模偏小且业务拓展难度大,受自身资质和技术、所在行业空间的限制,较难在行业内获得较高地位,也较难在经营规模上取得突破,且经营规模、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等在当地和整个行业中不突出,与同行业已上市公司相比差距明显,故经综合判断,该发行人不符合“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 的要求。

二是论证自身行业代表性时,原则上应当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合理选择细分行业,使用权威机构数据论证,且论证时原则上不能局限于区域市场,而应当立足于全国或全球市场。

同样在前述案例中,针对发行人D的主板定位,深交所表示在对其IPO审核中重点关注:论证行业代表性时所选“行业”是否合理,选取行业时原则上应当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细分,但细分市场仍应具备一定规模;其次是所使用的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实务中尽量使用主管单位或者行业协会出具的官方数据,如无法取得相关数据的,可以考虑使用具有公信力、有一定权威性的第三方机构数据;此外,在论述自身行业地位时是否立足全国或全球市场,主板上市的企业应当经营稳定,具备面对全国或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原则上不支持以区域市场数据作为依据的论述。

据叩叩财经证实,这家被深交所在最新上市审核动态中披露的这家同样主营天然气销售的企业并非安顺控股,而是(下称“恒邦能源”),但在恒邦能源主板IPO的审核“问题”上,安顺控股几乎也是“一个不落”。

和恒邦能源一样,安顺控股也是一家区域性特征较强、业务拓展难度较大且市场空间有限的企业。

恒邦能源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川乐山地区,同样,安顺控股的销售区域主要为江苏省辖县级市——溧阳市,其在此次IPO报告期内,各期溧阳市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在 80%以上。

无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利润规模,安顺控股也的确难以满足“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 的要求。

据叩叩财经统计,在剔除新奥股份、江西九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燃气供应商以及北交所上市公司和有 ST 标注的上市公司后,在证监会行业分类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A股上市公司共约有25家。

因安顺控股尚未公布2023年的整体经营数据,以2022年的营收和利润规模为例,在该年份中,上述25家A股已上市的“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企业,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亿,净利润平均数为3.16亿,营业收入的中位数为47.54亿,净利润的中位数则为1.72亿。

可见,对比安顺控股2022年当年仅19.41亿的营收和1.18亿的净利润,可见其在整个行业中不突出,与同行业大部分已上市公司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安顺控股曾透露称,其在2023年上半年共实现燃气销售2.25亿立方米。

据2023年7月21日,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显示,在2023年1-6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 1941 亿立方米。

也即是说,安顺控股的销售量仅约占我国当期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比重仅 0.1%左右。

2)审慎上市的公共服务行业

不仅安顺控股,就连在各方面都更符合沪市主板“大蓝筹”定位的浙能燃气,在IPO审核过程中,便因其上市的必要性引发了市场诸多争议。

作为一家燃气销售和供应商,主要业务是给居民及企业提供燃气服务,盈利模式其实就是赚的最简单的买卖差价,无论是从商业模式的含金量,还是技术创新的领先性,其都难以服众,并被认为是“旱涝保收”类的传统行业。

“在目前A股市场IPO进入逆周期调节而收紧的情况下,上市的机会应该留给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好,更迫切需要资金的企业。”在浙能燃气IPO即将上会接受上交所上市委审核的2024年初,便有市场人士呼吁称。

的确,无论是浙能燃气还是安顺控股,其在过去多年时间里,研发投入上皆为0元。

但在现金分红上,却一点也不手软。

如安顺控股,在2020年至2022年间,就连续三年进行了巨额分红。其中仅2021年,便现金分红1亿元,在2020年和2022年中,现金分红的金额也分别达到了8430万和7000万,远远超过了其预计通过此次IPO募集用以归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的1亿元。

除了IPO市场收紧,上市机会变得更为珍贵外,对于涉及水、电、气生产和销售的公共服务行业是否适合资本化的话题,也在2024年中因上市公司重庆燃气计费问题的争议,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监管层近年来明显对涉及水、电、气生产和销售公共服务行业的企业在申报上市审核过程中更为审慎,其中,有些行业的企业的上市申请,已经全军覆没。”上述接近监管层的投行机构负责人士坦言。

在证监会的行业划分中,涉及水、电、气生产和销售等公共服务行业的被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据叩叩财经统计,在注册制下,截至目前,共有四家分类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企业向沪深两市主板企业递交过IPO申请,分别为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企业无一例外皆在2024年之后陆续终止IPO的推进。

安顺控股是目前沪深两市在审IPO中最后一家被终止上市的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企业,在其之前,注册制下,包括安顺控股在内,曾有3家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向沪深主板递交上市请求,但皆无一例外已经以失败告终。

近年来,唯一或将在注册制下获得突破的资本化企业,仅出现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除了在2023年3月获得注册上市的陕能股份外,计划融资高达100亿的(下称“华电新能”)早在两年前便通过了上交所上市委的审核,但至今依旧未能进入注册流程,此外,陕西省水电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陕西水电”)的IPO申请尚在问询阶段,暂时为被叫停。

除了陕能股份、华电新能和陕西水电外,还曾有5家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在注册制下向A股发起了上市的冲击,但到目前为止,皆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而终止。

“从目前上市审核的案例来看,涉及公共服务行业的企业,要申报主板上市,更需要在证明自身‘大蓝筹’定位,满足规模大且真正具有行业领军的代表性,像已经上市成功的陕能股份以及正待进入注册流程的华电新能便是样本,对于区域性特征明显,规模较小的相关企业,其主板上市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上述投行机构负责人士补充道。

(完)



上一篇:在线配资开户免息 联想集团股价飙升背后:端侧AI驱动PC换机潮,正与DeepSeek探讨更多合作
下一篇:正规股票交易平台 警惕!“精神肢解”正毁掉你孩子的上进心,把他变得懒惰、磨蹭、厌学……

Powered by 全国前三配资平台_配资平台网址_配资官方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